以下是版友的問題:
=============
TO:楊律師
您好
關於案件單一性、同一性的問題
當然大家一定會寫通說的東西
可能加入林鈺雄教授的見解
但是遇到閱卷老師是傳統型老師
(通說或是無獨門見解的老師)
不喜歡林教授和您的說法
而考試又以少數說為結論
導致閱卷老師看的肚爛給很爛的分數
以通說見解論述為結論"加上完整理由"始終較為妥當嗎?(至少有基本分?)
亦即所謂的"完整理由"最為重要嗎?
以上問題亦適用在其他類型考題
因為每個老師好像都有獨門見解
獨門見解又那麼多
又沒那麼多時間吸收
如果考出來獨門暗器"自己又不知道是獨門暗器",那不就.......死翹翹
要如何因應呢?
不好意思,以您的經驗可以開個版說明嗎?
謝謝
=============
以下是我的回答:
=============
在正式回答之前,我一定要先罵你
我的說法和通說是差不多的
只不過在教學上,我建議另一種學習方式而已
你根本就沒把文章看清楚
你分數爛顯然是實力差
別怪到閱卷老師身上
=============
但就事論事
我知道你主觀上沒惡意
而且你的問題也是大多數考生的問題
所以我也很樂意分享我的淺見
=============
〔答案是否要完整?〕
〔學說是否越多越好?〕
我之前的文章已經寫過
麻煩你自己去看
2006.8.24的文章
〔答題時,學說寫愈多愈好?應採用那一說?(一)〕
=============
誰跟你說〔每個老師好像都有獨門見解〕?
如果這個假設成立〔就不可能有通說了〕
你既然敢說這種話
表示你已經把每個老師的書都讀過
既然你的學識如此淵博
你就把每一說全部寫出來即可
你有什麼好擔心的?
=============
每個〔爭點〕,的確都會有2到4個學說
但大多爭點,都是〔通說〕vs〔少數說〕
你若怕讀不完,事實上沒有人讀的完
只要讀通說即可,這樣投資報酬率最高
這麼簡單的事,有何好擔心的?
=============
只有少數〔科目〕
比較可能會見到〔沒有通說〕
而是〔2個少數說〕或〔2個獨門見解〕
那就是〔身分法〕和〔商事法〕
因為知名教授就那2~3位而已
剛好彼此不合,所以硬用學說互幹
既然只有2說,一定是〔肯定說〕和〔否定說〕嗎
這麼簡單,怎麼可能背不下來?(因為不用背)
這麼簡單的事,有何好擔心的?
=============
此時你會問〔結論要押那一說?〕
有時看題目,有時就能猜到出題是那一位教授
就押那一位當結論即可
若猜不到呢?
你猜不到,別人也猜不到啊
大家機率二分之一,你又不吃虧
有什麼好擔心的?
國考是比分數排名也
又不是採及格制
==============
〔萬一是某教授的新書才看的到的新見解呢?〕
我最喜歡遇到這種情況了
反正大多數人都沒注意
大多數人都不會
大家分數大多都很爛
沒差,大家都不吃虧
有什麼好擔心的?
==============
再退萬步而言
反正你一定不可能把每個學說唸完
反正別人也辦不到
大多數人都不會
大家分數大多都很爛
還是沒差,大家都不吃虧
有什麼好擔心的?
==============
結論:庸人自擾丶杞人憂天
PS1:
我的口氣很嚴厲
但我不是只針對發問者
我是針對絕大多數考生在開罵
==============
為什麼要罵?
因為國考是很苦悶的路
所以必須要想盡辦法鼓勵自己才能撐到最後
但大多數考生卻想盡辦法打擊自己的信心
我實在不忍心看大家自殘
PS2:
各位要注意2個重點
1.客觀上:國考不採及格制,是比例制或排名制
2.主觀上:大家都不可能唸完,大家都爛
所以絕大數的煩惱
客觀上根本沒什麼影響
主觀上煩惱也不會改變什麼
PS3:
麻煩各位也把〔風的定律〕系列文章再看一看
PS4:
反正就盡量花時間讀書就好了嘛
幹嘛盡量花時間去煩惱這種無法改變的事實?
- Oct 31 Fri 2008 02:46
答題時,學說寫愈多愈好?應採用那一說?(二)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